藏在古村里的“西西里秘境”
4月初,在ca88安卓手机客户端丰乐河畔,西溪南千亩枫杨林绿意渐浓,即将迎来新一轮“绿野仙踪”美景。
沿河溯流而上,是西溪南镇的另一个古村——石桥村,这里的“向云端·西西里秘境”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,工人们正在铺设石子路面、搭建果蔬超市,皖南首条秘境观光小火车轨道蜿蜒入林。
原生态场景营造“松弛感”
石桥村古称“石浦”,明代因黄百万捐建九孔石桥而得名“石桥”,水利文化积淀千年。近年来,该村依托和美乡村建设,通过微改造、精提升,打造“水韵石桥”品牌,修复条垅堨坝古水系,建成3公里亲水景观线,激活沉睡的自然与文化基因。
而今,这座古村正经历一场“静悄悄的革命”——投资千万元的“向云端·西西里秘境”项目。该项目占地49.9亩,包含向云端微景区、观光小火车、潮玩空间三大板块,利用枫杨林、滩涂地等资源打造秘境酒吧、战壕咖啡等业态,构建起“水陆空”立体体验网络,建设一座融合生态美学与现代文旅的“云端秘境”。
“游客可日观云卷云舒,夜枕星河入眠。这里拒绝过度开发,只做自然的‘翻译者’。”石桥村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队长吴彪介绍,该项目遵循“轻介入、重创意”原则,注重文化符号的“轻量化”表达,用声光系统替代实体展陈、用白噪音取代导游解说,立足于“去厚重感”的设计,更契合年轻人对“原生感”与“松弛感”的需求。
正如设计师所言,“我们不做颠覆者,只当唤醒者”。这种“微改造”哲学,让石桥村在保留古桥、堨坝原始肌理的同时,赋予其现代休闲功能,形成“历史可触摸、自然可对话”的独特体验。
沉浸式体验创造“氛围感”
石桥村的业态布局精准捕捉了“Z世代”消费逻辑的转向:旅游体验的核心从“看什么”转向“感受什么”。
观光小火车以800米慢速轨道穿行枫杨林,车窗设计为可开启的观景框,配合林间雾气系统,将交通功能升华为“云端穿行”的情绪仪式;露营基地嵌入星空影院与流水鸟鸣白噪音,则是对“氛围感”的极致营造。这种设计暗合人文经济学中“体验即产品”的理念——游客为情绪疗愈付费,而非单纯为物理空间买单。
“向云端·西西里秘境”以荷兰羊角村为灵感,构建“一轴三区”格局。秘境咖啡厅内,游客将在这里品尝咖啡,感受独具匠心的设计与270度河景交融的画卷。
潮玩空间突破乡村文旅传统方式,小火车主题微公园将静态游览路线动态沉浸化,秘境酒吧内互动光影随自然光线变幻。吴彪强调:“每个空间都是旅拍背景板,旨在满足游客的情绪价值需求。”
未来,石桥村有望通过“旅拍+”模式将情绪价值转化为社交货币;秘境酒吧的“萤火森林”光影、秘境咖啡厅的270度河景,均为社交媒体传播提供天然素材,形成“体验—分享—引流”的裂变链条。
全域化联动实现“社交感”
石桥村与西溪南村通过游船、摆渡车等串联,形成8个主题打卡点的“古村秘境探幽线”。持通票可体验石桥战壕咖啡与西溪南枫杨林的“时空穿越”,夜游航线沿岸设置灯光艺术装置,打造“移动社交场景”。
作为西溪南镇“文旅双核”之一,西溪南村以1200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为基底,依托枫杨林湿地、网红木桥等生态IP,打造“中国版绿野仙踪”,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。两村联动形成的“15分钟文旅圈”,实现了资源互补;西溪南的古村商业、文创市集与石桥的野奢营地、滨水休闲形成业态梯度,满足游客从“打卡观光”到“深度体验”的全周期需求。
未来,观光小火车和游船将进一步丰富丰乐河两岸产品业态。吴彪展望:“我们要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,让村集体的账本厚起来。”西溪南镇更计划以“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”战略为牵引,深化与荷兰羊角村的国际文旅合作,在石桥村植入“天空之门”景观等跨国元素,打造“东方遇见西方”的文旅新方式。